高棉人是一个生活在柬埔寨、越南南部和泰国的民族,他们有一个特殊的传统–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要去寺庙。 当然,不是永远,但在寺院生活的时间长短不一,由年轻人自己选择。 Nguyen Vu Phuoc拍摄了年轻僧侣的生活,TravelAsk希望通过他的图片向您介绍高棉年轻人不寻常的生活方式。
这一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:年满16岁的年轻人离开家。 等待他们的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。 当然,他不像基督教初期的柱子西门那样苦行,他一生中的一部分时间只是在柱子上度过,你可以在这里读到。 在这一时期,年轻人整天都在祈祷,为寺庙服务。 年轻人自愿去寺庙做礼拜,进行精神修炼。 这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荣誉,也是一个向父母致敬的机会。 因此,成为一名僧侣是每个男孩的梦想,至少是暂时的。 寺院生活也是以后结婚的好机会,当地女孩也喜欢嫁给前僧侣。 高棉人甚至有一个特殊的仪式,年轻人在这个仪式上向家告别,而且是在高棉新年Shaul Chnam Tmai节之前或之后进行。 在入职前几个月,决定出家的男孩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,还要去寺庙学习基本的经文(宗教经文)。 在正式仪式的前一天,年轻的男孩被剃光头,他们的正常衣服被换成了纱笼。 仪式当天,僧侣们会到父辈家中拜访,所有亲戚和邻居也会被邀请参加活动。 在诵读佛经、礼拜和祝愿之后,年轻人告别了所有的亲戚和朋友,跨过父母家的门槛,放弃了所有的世俗事物。 在寺院中度过多少年是每个年轻人的选择。 至少他们在寺庙中生活和服务一年,但通常要更久。 高棉社会受宗教潮流和信仰的影响非常大,特别是婆罗门教和佛教。 因此,高棉人尊崇佛陀的教诲,认为没有比出家更好的虔诚,从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 所以父母总是为儿子的选择感到高兴,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经历会影响年轻人的思想,使他变成一个有价值的好人。 另外,在寺庙中的服务将有助于把坏习惯(如果有的话)变成好习惯。 这些天来,短暂放弃世俗生活而成为一名僧侣的做法不太流行,但仍然很受赞赏。 此外,在高棉社会中,人们认为没有寺庙礼拜的男孩不能成为成年人,这是一种成年的启蒙教育。 在寺庙中的服务也被认为是成年的良好准备:修道有助于形成道德基础,获得新的知识,培养慈悲感。 这意味着在离开寺庙后,人将能够建立一个更加正确和自觉的生活。 如果你喜欢这个材料,请阅读我们的另一篇文章:西藏最孤独的和尚住在哪里。 所有照片:Nguyen Vu Phuoc/nguyenvuphuoc.com
分享这一点。